2018年医疗人工智能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倒金字塔形态,产品医学影像、疾病风险预测领域扎堆
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,语音交互、计算机视觉和认知计算、深度学习等技术也逐渐成熟,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各项运用变成了可能。如语音录入病历、医疗影像智能识别、辅助诊疗/癌症诊断、医疗机器人、个人健康大数据的智能分析,AI医药研发等。AI在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,越发多的企业进入该行业进行布局。
市场规模增长迅速,同比超50%
随着人工智能医疗市场的不断发展,热度不断提升,据统计,2017年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136.5亿元,2018年市场规模在210亿元左右,同比增长54%。归根结底,我国医疗需求不断提升的同?#20445;?#21307;疗资源分配不均,医护人员短?#20445;?#32780;人工智能刚好弥补了这一短?#20445;?#21152;之人工智能医疗的政策规划不断落地,更加速我国人工智能医疗的发展。
底层由科技巨头布局,应用层汇聚AI+医疗创业公司
AI+医疗发展的核心在于“算法+?#34892;?#25968;据”。基础层的计算能力是构建生态的基础,技术层的算法、框架以及通用技术是构建技术护城河的基础,都属于人工智能产业大生态的基础设施,具有高?#24230;搿?#39640;收益的特点,需要中长期进行投?#30465;?#32780;应用层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具体行业、具体应用场景价值变现的渠道,具有变现能力强的特点。随着医疗数据互联互通程度的提升和共享机制的建立,AI+医疗行业发展将加速。
产业链中市场参与主体,无论掌握底层资源优势、用户规模优势、或技术优势的科技巨头,还是在应用层面、细分领域深耕的创业企业,将根据自身资源禀?#22330;?#20135;业链位置、战略目标等主客观因素而制定自身竞争战略,最终目的是在产业链中实现自身价值。目前,底层基本?#23478;?#30001;科技巨头布局,且未来开放人工智能平台是其构建生态的必然趋势。应用层汇聚了大量的AI+医疗创业公司,分布在多个细分领域。总体而言,全球AI+医疗产业结构呈现倒金字塔形态。
医学AI产业形成鼎足之势,细分赛道呈现分散竞争态势
我国AI产业尚处于创业发展阶段,中国168家以AI为驱动技术或业务的非上市公?#23616;校?#20110;2015年成立的公司比例最多,占34.50%?#40644;?#27425;为2014年成立的,占20.80%;2016年成立的,占16.70%。目前国内可统计的医疗AI产业公司有144个,并以京、沪浙苏、广东的医学AI产业为主,形成鼎足之势。四川、?#19981;鍘?#37325;庆、河南、福建、江西和湖北等地也开?#30142;?#23616;医疗AI产业。
?#20113;?#20013;108家企业产品研究方向布局来看,肺结节筛查、糖网筛查是两大热门方向,集结的医疗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共计有33家,占比约30.6%;但同时也有相当多的企业将目光?#26029;?#20102;心血管类疾病方面,企业数量超过了10家,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医疗人工智能企业细分赛道呈现出分散竞争态势。
产品医学影像、疾病风险预测领域扎堆
而从各类医疗人工智能产品具体的布局企业来看,两大热门产品医学影像和疾病风险预测聚集的企业较多,根据统计,目前有43家企业提供医学影像服务,主要有阿里云、翼展科技、昕健医疗等;有45家企业提供疾病风险预测服务,这些企业有图玛深维、贝瑞健康、博奥生物等。可?#36816;?#36825;两个两个领域企业扎堆布局。
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中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》
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【前瞻经济学人APP】,还可以与500+经济学家/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。
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
本报告第1章分析了中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环境;第2、3章对国内外医疗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状况、竞争格局进行了分析;第4、5章对医疗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与产业链的布...
品牌、内容合作请点这里:寻求合作 ››
前瞻经济学人
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、未来发展趋势等。扫一扫立即关注。